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次韵送别曾英发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士元来访颍川公(傅校作清谈有素风。
不扣洪钟安识响,更闻妙句岂宜蒙(原作家,据四库本、傅校改)
如君晚节犹堪奋,期我高名莫大穹(傅校作穷)
此别应难问消息,寄书无惜到山中。
题陈氏隐圃佚老堂二十韵1120年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处世如大梦,悟者能有几。
钟鸣漏已尽,耽著不知止。
贤哉颍川公才老即谢事。
悬车筑园池,归作隐君子
大块方逸我,顺之聊复尔。
燕居二十年,坐进端为此。
委形虽物化,妙湛本无死。
我来恨不及,犹喜识其嗣。
鬓眉皓已霜,眸子炯如水。
头著白纶巾,萧散真晋士。
传家有高风,何必拾青紫。
衡门久不开,荒径为我洗。
相携步方塘,渌涨清泚。
修篁间苍松,新槐杂嘉卉。
断桥堆露箨,危架引烟蕊。
荫庭团团,叠涧石齿齿。
萧森无俗姿,旷远含古意。
慰我放逐情,翛然百忧弭。
缅怀前人风,安得九原起
相过不厌频,追随从此始。
颍川公秋夜诗(一作唐 上官仪诗) 北周 · 庾信
 押霰韵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本集五。文苑英华百五十八。庾开府诗集下作晚秋颍川公秋夜。《诗纪》百十七。)
唐太府少卿万州刺史贺若公故夫人河南郡元氏墓志铭767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人讳某。
景穆皇帝九代孙也。
祖讳某。
皇朝赠太子少保
父讳某。
克荷前烈。
不幸早世。
夫人在孕而孤。
鞠育于叔父相国颍川公。
天机聪明。
生知仁孝。
被服法度。
综习文史。
年十四。
河南贺若璿。
璿积功劳。
剖符为郡。
夫人辅佐。
以副笄宜室。
能睦其族。
且劝以义。
而风藻礼范。
仪刑闺门。
晚节厌离心垢。
严持禅诵。
而道机未宏。
寿量有极。
永泰元年三月某日。
终于渠州
享年若干。
呜呼。
以夫人之柔明孝慈。
温惠淑茂。
况承景穆之馀裕。
少保之贻则。
季父当国。
良人专城。
河润泽及。
福绥宜远。
胡弗眉寿。
钟是短历。
颍川公之恸。
其可既乎。
大历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反葬于京兆鄠县之某原。
宜列景行。
贻于彤史
恐陵岸或迁。
音徽将沫。
故月而日之。
铭诸坚石
盖犹父之志也。
其词曰。
人亦有言。
天祚明德。
吁嗟邦媛。
未偕寿域。
家节既成。
芽方植。
仁而无报。
为善者惑。
夜台超忽。
神斯冥默。
贞石有磷。
德音罔极。
徐公文集后序1016年8月 北宋 · 晏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元献遗文补编》卷一、《骑省集》附录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徐公既没,门人等论次其文为三十卷,曩秘阁吴正仪、今翰林颍川公并为之序,论之详矣。
都官员外郎胡君克顺通才博雅,乐善好贤,早游骑省之门,深蒙乡里之眷,宝兹遗集,积有岁时,镂板流行,庶传悠永。
因以丞相赵郡文贞公、邓帅陇西公所作墓志、挽咏等列于左次,用垂茂实。
俾题于后,以记厥由。
大中祥符九年八月太常丞、集贤校理晏殊序。
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元末明初 · 高启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八 名胜类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
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
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池生碧莲花,千叶光陆离。
服食可腾化,游空驾云螭
奈何灵迹久遁藏,荒竹满野啼猩狸。
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
我昔来游早春时,雪残众壑销寒姿。
磴滑不敢骑马上,青鞋自策筇枝。
上有烟萝披拂之翠壁,下有沙石荡漾之清漪。
晴天倒影落明镜,正似玉女晓沐高鬟垂。
饮猿忽下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
匡庐有池我未到,未省与此谁当奇。
扫石坐其涯,沿洄引流卮
醉来自照影,俯笑知为谁。
落梅扑香满接綍,暮出东涧钟鸣迟。
归来城郭中,复受尘土欺。
十年胜赏难再得,恍若清梦一断无由追。
朝来观此图,恻怆使我悲。
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
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已老司马,岘首已仆羊公
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
仙岩洞府孰最好,东有地府西峨嵋。
高崖铁锁不可攀援以径上,仰望白云楼观空峨巍。
此山易上何乃遗,便与猿鹤秋相欺。
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
洞箫呼起千古月,照我白发凉丝丝。
倾玉醪,荐瑶,招君来游慎勿辞,无为漫对图画日夕遥相思。
跋潘显甫字序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二、《晦庵题跋》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三
余年十六七时,屏山刘先生字余以元晦而祝之,其词曰:「木晦于根,春容晔敷。
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余受其言而行之不力,涉世犯患,颠沛而归,然后知其言之有味也。
颍川公所为潘氏子显甫字说,窃独重有感焉,为之太息而识其后。
显甫视之而能以予为戒,则于父师之训其庶几矣。
是岁冬十月壬子新安朱熹书。
再题相去常悲天一涯,如今可是到家时。畏人客子成何著,耐向闲庭数日思寄梁节庵武昌 晚清 · 林旭
 押侵韵
高言不止众人心,折杨皇荂易为音。
我见斯人每有得,可知语上资堪任。
眼中时贤愿识少,于水譬见潇清深。
先生伟节风天下,求匹于古非于今。
寒泉旧井不自恻,汲引后进犹钩沈。
窥公性情实至厚,忧时念友恒钦钦。
去年苏州诔循吏王忍庵丈),高台流水朱弦喑。
我今师丧重茧赴,服勤一念空差参。
感我远行忘新岁,招上湖楼邀客吟。
骋妍抽秘盈众态,游心窜句费几斟。
北海尊谁擎举,颍川公子相追寻陈伯严丈)
明朝辞去船下水,回看大别春阴阴。
武昌三度食鱼美,宿留桑下惭精谌。
微韽回衍声病澈,撞钟试可绳题襟。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侍中文惠陈公神道碑铭1044年10月3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五、《黄氏日抄》卷六一、《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一、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颍川公既葬于新郑,其子尚书主客郎中述古等七人,具公之行事及太常之状、祁伯之铭以来告曰:「唯陈氏世有显人。
我先正文惠公历事太宗、真宗而相今天子,其出处始终之大节,可考不诬如此。
故敢请以墓隧之碑」。
予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终而大施于其后者,曰:信哉!
陈氏载德,晦显以时。
其畜厚来远,故能发大而流长。
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
高祖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欲帝,以逆顺祸福譬之,不听,弃官于阆州西水,遂为西水人
皇曾祖齐国公讳诩,皇祖楚国公讳昭汶,皇考秦国公讳省华,皆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中书令
自翔已下,三世不显于蜀。
至秦公,始事圣朝,为左谏议大夫
其配曰燕国太夫人冯氏。
公其次子也,讳尧佐字希元
举进士及第,累迁太常丞知开封府录事参军
用理狱有能绩,迁府推官
以言事切直,贬通判潮州
自潮还,献诗数百篇,而大臣亦荐其文学,得直史馆,知寿、庐二州,提点府界诸县公事。
丁秦公忧,服除,判三司都勾院两浙转运使,徙京西河东河北三路,纠察在京刑狱
天禧三年,编次御试进士,坐误差其第,贬监鄂州茶场
未至,丁燕国太夫人忧。
明年,河决滑州,天子念非公不可塞,乃起公知滑州
乾兴元年,作永定陵,徙公京西转运使以办其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副度支,拜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同知天圣二年贡举,知通银台司
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知审官院、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
七年,拜枢密副使
其年八月参知政事
居三岁间,凡三请罢。
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行过郑州,为狂人所诬。
御史中丞范讽辨公无罪,徙知庐州,又徙同州,复徙永兴,又徙郑州
累官至户部侍郎
景祐四年四月,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
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
其仁足以庇民,智足以利物,忠足以事上,诚足以信于人。
潮州恶溪,鳄鱼食人,不可近,公命捕得,鸣鼓于市,以文告而戮之,鳄患屏息。
潮人叹曰:「昔韩公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
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
在潮修孔子、韩公祠,率其州民之秀者就于学。
寿州,遭岁大饥,公自出米为糜以食饿者,吏民以公故,皆争出米,其活数万人。
公曰:「吾岂以是为私惠邪?
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
钱塘江堤以竹笼石,而潮啮之,不数岁辄坏而复理。
公叹曰「堤以捍患而反病民」,乃议易以薪土。
而害公政者言于朝,以为非便。
是时,丁晋公参知政事,主言者以黜公,公争不已,乃徙公京西
而笼石为堤,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
卒用公议,堤乃成。
河东地寒而民贫,奏除石炭税,减官冶铁课岁数十万以便民,曰:「转运,征利之官也。
利有本末,下有馀则上足,吾岂为俗吏哉」!
太行山河东河北两路之界,公以谓晋自前世为险国,常先叛而后服者,恃此也。
其在河东,凿泽州路,后徙河北,凿怀州路,而太行之险通。
行者德公以为利,公曰:「吾岂为今日利哉」!
河决坏滑州,水力悍甚,每埽下湍激,并人以没,不见踪迹者不可胜数。
公躬自暴露,昼夜督促,创为木龙,以巨木骈齿浮水上下,杀其暴,堤乃成,又为长堤以护其外。
滑人得复其居,相戒曰:「不可使后人忘我陈公」。
因号其堤为陈公堤。
开封府京师,公以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彊,尽察以防奸,譬于激水而欲其澄也。
故公为政,一以诚信。
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
公召少年,谕曰:「尹以恶人待汝,汝安得为善?
吾以善人待汝,汝其为恶邪」?
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
太常博士陈诂祥符县县吏恶其明察,欲中以事,而诂公廉,事不可得,乃欲以奇动京师,自录事已下,空一县皆逃去,京师果諠言政苛暴。
是时章献明肃太后犹听政,怒,欲加以罪。
公为枢密副使,力争之,以谓罪则奸人得计而沮能吏,由是获免。
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常以方严清肃莅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桉黜一下吏。
公贬潮州,其所言事,盖人臣所难言者。
共平生奏疏尤多,悉焚其稿。
其他文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野庐编》、《潮阳编》、《愚丘集》,多慕韩愈为文。
与修《真宗实录》,又修《国史》。
故事,知制诰者常先试其文辞,天子以公文学天下所知,不复命试,自国朝以来,不试而知制诰者,惟杨亿及公二人而已。
公居官,不妄进取。
太常丞者十三年不迁,为起居郎七年不迁。
自议钱塘堤为丁晋公所绌,后晋公益用事,专威福,故人子弟以公久于外,多勉以进取,公曰:「惟久然后见吾守」。
如是十五年。
今天子即位,晋公事败投海外,公乃见召用。
公初作相,以唐刘蕡所对策进曰:「天下治乱,自朝廷始,朝廷赏罚,自近始。
之所究言者,皆当今之弊。
此臣所欲言,而陛下之所宜行,且臣等之职也」。
天子嘉纳之。
公在相位不久,其年冬雷地震,星象数变。
公言王随位在臣上而病不任事,程琳等位皆在下,乃引汉故事,以灾异自责,求罢,章凡四上。
明年三月,拜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康定元年五月,以太子太师致仕,诏大朝会立宰相班,遂居于郑。
其起居饮食,康宁如少者。
后四年,年八十有二,以疾卒于家。
公居家,以俭约为法,虽已贵,常使其子弟亲执贱事。
曰「孔子固多能鄙事」,作为善箴,以戒子孙。
临卒,口占数十言,自志其墓。
公前娶曰杞国夫人宋氏,后娶曰沂国夫人王氏。
子男十人:长曰述古,次曰比部员外郎求古主客员外郎学古,虞部员外郎道古,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博古,殿中丞修古,秘书省正字履古,光禄寺丞游古,大理寺丞袭古,太常寺太祝象古。
秦公三子。
长曰尧叟,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季曰尧咨,为武信军节度使
皆举进士第一及第
三子已贵,秦公尚无恙,每宾客至其家,公及伯、季侍立左右,坐客蹙蹜不安,求去,秦公笑曰:「此学子辈耳」。
故天下皆以秦公教子为法,且以陈氏世家为荣。
公之孙四十人,曾孙二人。
合伯、季之后,若子、若孙、若曾孙六十有八人。
女若孙、曾五十有四人。
而仕于朝者,多以材称于时。
呜呼!
可谓盛矣。
铭曰:
陈氏高节,在污全洁。
閟德潜光,有俟而发。
其发惟时,自公启之。
英英伯季,踵武偕来。
相车崇崇,武节之雄。
高幢巨毂,四世六公。
惟世有封,秦楚及齐,尚书中书仪同太师
祖考在前,孙曾盈后。
公居于中,伯季左右。
惟勤其始,以享其终。
惟能其约,以有其丰。
休庸显问,播美家邦。
其贻,有大其继。
刻诗垂声,以质来裔。
论邪正君子小人疏至和元年九月三日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二、《赵清献公集》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六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四、《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二六○、嘉庆《西安县志》卷四七
臣闻欲治之主,得人其昌。
左右前后,皆尽贤正也;
谋谟谠言,皆尽延纳也。
忠厚鲠亮之士日益招来,便佞诡奸之徒日益摧缩,号令风化日益流布,朝廷中外日益尊安。
若然,富寿之域坐跻,太平之象立见。
噫!
左右前后,百不得贤正之人而为之辅翼,虽尧之癯瘠,舜之孜孜,夏禹之克勤,文王之不暇食,末如之何也已。
刘向谓「正臣进者,治之表;
正臣间者,乱之基」。
诚哉,是言也!
在《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于卦为《泰》,其繇云:「上下交而其志通也」。
正臣非君子欤?
反是,则于卦为《否》矣。
《否》之繇则曰:「上下不交,而其志不通。
内小人而外君子」。
邪臣非小人欤?
此言为天下者,宜进君子而退小人也明矣。
谷永所谓「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者,其有旨哉!
夫南面而听天下也,公卿百执事杂然满前,孰为正?
孰为邪?
孰为君子?
孰为小人?
在圣人明视而聪听之,精择而慎拣之,真伪明白,人焉廋哉!
大抵辅相枢机之任,得正人也,得君子也,然后同德而同心也。
则其下所谓邪者,小人者,靡然相与,俛首帖耳以去,而徘徊所留亡几矣。
鉴观古昔,信史备存。
有虞,大圣人也,任十六相,世济德美,梼杌、饕餮,流窜四裔,民至于今称之亡穷。
周成,哲王也,善有旦、奭,则倚之不贰;
恶有管、蔡,则诛之勿疑,故年七百而世三十也。
始皇惑高、斯之佞不能夺,忽叔孙之才不能与,秦嬴之败,曾不旋踵。
元帝知恭、显之奸不能摈,爱萧望之之贤不能用,炎汉之运,从而衰下。
唐太宗纳房、杜、王、魏之切议,诛侯君集、张亮之凶僻,遂成贞观之治。
天皇听许宗之附会,戮无忌之忠良,终有易姓之祸。
其后元振、朝恩之擅权,元载、卢杞之窃位,代、德之世,其危殆相继,不绝如线。
兹诚用人之得失,莫不系国之安危,间分两涂,不可不辨。
恭惟陛下以上圣之资,御神器之重,开纳忠谠,继承祖宗,数路以取人,一德以求治。
然而迩来日星谪见,圣衷焦劳,蝗潦为灾,民力彫弊,帑庾空窘,戎狄窥觎,官冗兵骄,风俗奔兢。
今将治其弊,安其危,岂一人独运于岩廊之上,而能致之哉?
当此时也,谓宜博选忠直方正,能当大任,世所谓贤人端士者,速得而亟用之,位于丞疑辅弼之列,朝夕献替,得嘉谋嘉猷,发为号令,使天下耳目,闻见太平之在今日尔,臣不胜大愿。
愿陛下宸断不疑,举正以却邪,陟君子而黜小人,有为于可为之时,无因循后时之悔,则天下幸甚!
宗庙之灵,社稷之福,此其时也。
臣远贱之迹,愚亡所能,唯思死节一诚,上报陛下采擢覆帱之德万分一二。
臣无任许国竭忠、激切待罪之至。
麻姑山重修三清殿康定二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四、《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三、康熙《麻姑洞天志》卷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同治《重刊麻姑山志》卷四
觏幼时读颜鲁公《麻姑仙坛记》,观其称道壤地之殊绝,人物之瑰怪,目想其处,谓如钧天帝庭,非下土所髣髴也。
乃长,游山纵观所有,则歌吟云烟,餍饫水石而已。
其馀古屋数百楹,或腐或湿,无足可居,惟仙若神,何以顾享?
噫!
物有愈衰而后复,理之常也。
则所谓三清殿者,今为复之先乎!
按是殿之作,背山向阳,得地之正。
五代迄兹,载祀远矣。
虽其营缮颇甚盛壮,而木穷于蠹,瓦困于雨,日坏月堕,几将压焉。
颍川陈公某,乡之耆德,勇于为善。
一见其事,恻然于中,乃发家财以葺之。
工之巧者必至,材之良者必备。
或改以新,或完其旧。
昔挠以隆,昔卑以崇。
赭焉而霞烘,垩焉而云溶。
真仪之位,得以如礼。
山英水灵,若喜若慰。
虽大道之要,本乎澹泊,安在土木之华而后张显
然名山之景,列在图籍,非有游览之盛,不足称述。
故言神仙者必曰昆崙之墟、海中洲岛,宫阙之侈,视珠玉不啻如土,世俗相承,以为美谈。
麻姑山,著称久矣,元和辞人白乐天辈咸有咏歌,粲于屋壁。
自尔以来,言者溢口,书者满牍,天下灵境,兹不后焉。
茍非崇饰栋宇,严事上灵,其何足观之?
颍川公之意,岂徒然哉?
觏之视公,大父行也,见命为记,谨书其略。
于时岁在辛巳大宋康定二年
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三
有宋四朝耆德之臣,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侍读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柱国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康简孙公,墓在汝州襄城县永安乡某里。
孙氏世为赵郡人
自公之曾祖赠工部侍郎讳澄而上,皆居平棘,死则葬其邑。
给事中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守御史台,赠工部尚书讳冲,以官终洛阳,因葬襄城
父赠银青光禄大夫讳旦徙占颍昌府长社县,子孙遂为许人。
公以元祐二年正月壬午薨于京师,嗣子承事郎愭护丧南归,卜其年五月庚申祔于祖茔之次。
越四年春,愭袖公履历功状,泣诉于某曰:「愭罪逆未殒,已毕祥除,而终鲜兄弟,独任宗事,行当去远坟墓。
重惟先人之大行大节,则有今右丞相高平公所撰德铭存焉。
然而石纳幽堂,人莫得见。
谨案礼,官终三品,立碑墓下。
今龟螭具矣,敢缘平日之雅,请文揭于神道,使得终事,死无憾矣」。
某辱与公游且三十年,昔官同省,后位同列,出入趣舍,亦多同者。
纪述遗德,可无言乎!
公讳永,字曼叔
生十年而失所怙。
大父爱育,置之子行,再奏守将作监主簿
庆历二年,服祖重毕,自列于朝,正其三代而官之。
诏换试衔。
六年,擢进士第,补汝州襄城县
所部列荐,迁襄州宜城县
考课改著作佐郎,转秘书丞太常博士
历知蔡州确山县
公吏事明达,民情隐伏,方俗美恶,靡不究其纤悉。
一有教告,则民信而服。
襄城修保伍相司之法,而宿奸侨寇为之屏远。
宜城长渠灌溉之利,前后太守为之表章,用水多寡之节,刊为定令,至今不改。
确山立两税输纳之限,不烦督责而编户相戒,应期自集。
嘉祐二年御史中丞贾公荐公文中御史
诏且下矣,以母钱塘郡太夫人钱氏高年,不当任言责,力辞不拜。
未几,三司奏选为京东、西淮南三路,宽恤民力。
公所至,询民疾苦,得其弊在乡户吏主持物务及漕运缓急轻重不均,致有亡家破产之患。
因考辑众论,斟酌裁定,著为成法,上之朝廷。
颁行诸路,皆以为便。
韩康公环庆,表公管勾机宜文字
英宗即位,迁尚书屯田员外郎,转都官
府罢,于审官格,当注远官,亦以母故,求任筦库
大司徒韩忠献公当国,擢公提举河北,粜便粮草。
踰年,召为权发遣三司开拆司公事。
治平三年诸王出閤建府,选公为侍读
时神宗初潜,好学不倦。
一日,出新录《韩非子》,属府僚雠校。
公进白曰:「韩非险薄刻覈,背六经帝王之旨,愿勿留意」。
神宗曰:「录此聊以备藏书之数,非所好也」。
明年升储,以公为司封员外郎太子舍人
神宗即位,拜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主管三班院
案条束吏,躬操簿籍。
凡有员阙取选者,绩效高下,到选先后,预铨次之。
至集注日,依名唱授,无复争讼。
出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时诸路旱歉,使者四出转粟,以哺流殍。
公会在所仓庾军食之馀,悉以振赡,故民赖以全活者为多。
值有中旨,捕送叛人景询族属入西界者,不以赦原。
公言:「陛下新即位,首布大号,恶逆者独蠲除之,缘坐者反不宥,非所以考《春秋》谨始之义而取信于天下也」。
河北陕西都转运使
是时以边用不足,解咸、市马别为一司,外台不得干预。
公奏曰:「盐、马,国之大计,使者专其柄,既无统隶,茍为非法,孰从而制之耶」?
熙宁元年秋,迁龙图阁直学士,充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
时有布衣上书言边事称旨,擢为判司书写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
执政亦以书抵公,言其才。
至府首谈恢复熙河之画,公谓之曰:「番汉方静,若无故搔动,恐变生不测,非敢闻命也」。
遂密疏其非便。
既而青唐族兵压边境,为汉人将锢我青红盐之利。
公遣副帅刘昌祚驰往,喻以无是事。
酋豪听命而去。
会新建刘构堡失守,有劝公曰:「此帅事也,戮其偏裨,可以塞责」。
公曰:「居敌必争之地,孤军绝援,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
尤人以全己,岂将帅所为乎?
缘此兵去,吾之幸也」。
后竟从坐,降授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三年四月,以提举详定《熙宁编敕》兼知审官东院召还,又命为契丹国信使
执政建议复肉刑,事下编敕所。
公辞日,面奏曰:「刻人肌肤,深害仁政,汉文有所不忍,陛下乃欲行之,何也」?
上曰:「事固未决,需卿北归乃定」。
后竟不果行。
寻复学士,出为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瀛州
河决贝丘,瀛、冀诸郡尤被其害。
民户赋租,前以灾伤已尝倚阁,而州县拘常平法,坐视流离,科催如故。
公累章论曰:「臣言与法盭,用事者所不便,非出独断,则一路之民流亡无日矣」。
特诏从其请,仍命发廪以助救恤。
白沟界河常患北人绝河捕鱼,巡检赵用擅引兵北渡,焚荡其族帐,故敌数侵略境上,边郡为之震恐。
上闻,至遣中使密访虚实。
公奏:「南北信好无间隙,但缘赵用侵暴生疑,正用罪则无事矣」。
执政继以书问息耗,公答:「敢以一门保无他」。
后北人军连珠等寨,亘四十里,谋起舟师。
邀边臣会议,公立遣使,谕以边吏冒禁,已系狱矣,邻邦何至轻动耶?
敌曰:「若罪人已治,能以糒醪犒师,立自归矣」。
公命霸州遗而遣之。
用本沿边安抚司所辟。
公虑敌衔前隙,复致生事,遂便宜易置,皆中机。
会有旨并塞城寨,官虽非所举,亦听自辟。
六年,加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畿内新行保甲训练之令,缘案教所须,多出编户,有诉贫不能办者,它官司皆拒不纳。
至公受而言之,稍惩其弊。
七年,降授龙图阁直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
再以亲疾求补外,出知颍州
又丐閒居以便晨昏,改判北京留司御史台
八年,复旧职,遭母丧去位。
元丰元年,服除,判军器监
有司患皮角不足以给造作,奏重隐匿不输之科,亡赖辈因此搜剔告讦,至及妇女首饰者。
公为之请,应私有皮角,使人得鬻于官,中度者善价售之,不堪者任其货易。
自是材用足而告讦者息矣。
冬十一月,拜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公三为边帅,务以安静为治,常饬守吏谨约束,毋得妄起事要功,以速祸败。
故二境帖然,彼此未尝有相侵犯者。
所谓公宽以得士心,信以怀异俗,真治世之良帅也。
三年,以判将作监召。
明堂礼毕,特拜太中大夫,充端明殿学士
病不任朝请,得提举嵩山崇福宫
踰年,起知陈州
蔡渠水溢,将冒城郭,居民惊扰迁徙,避溺者不可遏。
公躬自临视,先严禁盗之令,讫水退复故,安居如昔,虽匕箸亦无失者。
在郡兴葺学舍,督教官躬课试之程,于是礼教行于乡党矣。
京西初行保马,监司趣其期,冀速赏格。
公谕民:诏限本宽,不必预蓄。
密奏监司违法病民之弊,有旨诘责,使如前诏。
七年,移知颍昌府
八年,覃霈迁通议大夫
永裕陵役兵数万,转运使请雇民舟车,运许、汝诸州常平输陵下,州各数十万斛。
公言方佃作时,调人牛数万,不能无妨农之害,疏入而获免。
今上初即位太皇太后临朝共政,诏求直言时政之阙。
公首陈保马、保甲、免役钱三事最弊,愿一切罢之。
籍见马隶军,复监牧如旧;
募保伍之材勇者为兵,行前朝差科之政。
今上皆嘉纳之。
冬十二月,诏除工部尚书兼详定役法。
左仆射吕公右仆射范公、大资政韩公,实并命也。
一日召对帘前,面谕以雇役大率上户太优,下户不易,所以专委卿等详定。
是时故相司马温公首议变法,命官杂论其所宜,未就而温公薨。
或有异议,欲用输钱雇役。
公力陈不可状,及法成,多合所议。
元祐元年三月,迁吏部
选法拟旧,以功过及荐者多寡为差,公曰:「以荐者差其高下,是教人奔竞以干荐也」。
乃定选阙,惟无过有荐者不限多寡,以到选为差次,人皆便之。
未几以痼疾辞位,封章连上。
明年正月,进资政殿学士侍读,罢选事,提举中太一宫,未及拜命,以不起闻,制赠银青光禄大夫
公为人外和内劲,出于天资。
其论议平易,施设务循故常,不求诡异之迹。
事或悖于义,虽逼以山岳之势,亦不为屈。
然亦未尝矫抗形于言色,故入领台阁,出典州郡,职事所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要领,前后有论数十事。
其尤著者,初归自历阳,陛见日,上问:「近执政建青苗、助役之法,将以纾民,以为便否」?
对曰:「法诚善矣,然强民出息输钱代徭,不能无重歛之患。
若用以为资经费,非臣所知也」。
初,禁仓庾吏受赇,满百金则配隶为军,京司府吏有犯亦如之,谓之仓法。
有司奉行,极于峻密,上尝问公曰:「仓法之行,吏尚为奸乎」?
对曰:「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乎」?
上曰:「若尔将纵之乎」?
对曰:「人但畏法而不能革其心,虽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
它日有败露,是臣今日面欺也」。
赴并门日,上询方今时务所切。
公言:「军器监造作倍常,外议以为将有事于征讨。
夫兵非轻用之物,鲁众仲有弗戢自焚之戒,汉魏相有『兵应者胜』之论。
安危祸福之机,不可不慎也」。
上曰:「兵备不虞,若边疆无警,朝廷岂有轻动之理?
卿言是也」。
公之开陈世务,切劘上意,多此类也。
熙宁中,言利者欲使都城市行输钱以免直。
初下开封,询究便否。
掾曹议无不便,公亦循例,书其纸尾。
后躬访民间,多言不便,诏公与今大资政韩公同体问利害。
无何韩公出守河阳,公独任其责。
时方行市易抵当法,贷民钱以期限输息,下户有取贷及期不能偿而自裁者。
上颇知之。
一日,遣中使密问姓名,而提举者惧,先罢免月出钱万缗矣。
它日,公复对言:「市行之算下逮锥刀之末,有变其名号以昧上耳」。
用事者知之,劾奏公前书府议无不便,今乃异论,言不以实,意在沮挠新法,用是罢府。
河东以监牧废地招置弓箭手,养官马,习戎事。
公言:「应募者皆流移侨寄,既非武断乡曲之人,又无爱恋闾里之意,不若罢之,以养正兵便」。
忻、代二州产盐,苦恶不可食,转运使司既立监临增亏之格,又重盗贩透漏之科,巡检兵吏由是得罪者甚多。
公奏:「盐,民食也,不可禁;
兵,武备也,不可阙。
今以恶盐累防兵,非所以固国也」。
是数者皆当时所甚患,而言事者畏缩不以闻。
公极陈其本原,深悟上听。
先帝以公东宫僚旧,待遇特厚,凡有所陈,皆加意复孰。
虽或行或格,而察公悃愊无它,益以信任。
初病不任朝,亲遣上医调诊,六走近珰问安否,且宣谕云:「欲与卿议边事,何日可出?
尚虚枢密员以待」。
公辞不能兴,恳请道宫以就颐养。
又遣枢密副使孙公临问所以欲去之意,公具言其状,上皆从之。
前岁疾再作,太皇太后内侍赐御膳视所苦。
既罢天官,锡服升班,皆如尚书
及薨,特遣内贵人存拊其孤,赙以银、绢各一千。
又命中使护丧归颍昌府,并敕颍昌汝州供办葬事。
其恩礼始终,近世未有也。
公自少敏于文词,尝从诸生肄业西京国子监
公私试常在第一,尚书公谓之曰:「洛阳英俊所集,尔年少,不宜多上人」。
因不复令与诸生员校试。
自尔每有制作,众皆传诵。
学问之馀,游思书画,特妙行草,喜晋、唐诸贤帖,临习逼真。
当时士大夫得其尺牍,藏弆以为珍玩。
碑志不得公笔,子孙以为不足。
有集三十卷,藏于家。
初,忠献公之知公也,因得其诗稿,读之,叹爱称誉不已。
一日相见,慰籍如平生,谓之曰:「公贵人也」。
遂见引用。
储僚之议,它执政未有知者。
忠献公出其文稿示之,咸曰:「真舍人才也」。
暨公声称大显,皆谓忠献公为知人。
公善与人交,开怀见心,中无町畦
间以谈谑,言婉而中理,所与游者,多一时伟人。
然于是非当否,不少徇情。
以此或有忤时,因之龃龉,公亦不悔。
故更利害,历夷险,未尝芥蒂于中心。
内行尤笃,与诸父之党友爱情至,有无共之,人不知属之亲疏也。
二妹以寡归,养视于家,教其子学。
以任子恩荐大甥李氏子,而以张生犹未及。
公病亟,语愭曰:「遗奏当先之,幸上哀怜,泽及张族,吾目瞑矣」。
后卒如言。
公娶京兆康氏,某人之子,封许昌郡君,先七年而亡。
三男:伯慥,通直郎
季悦,并先卒;
仲,即愭也。
五女:一早卒,四适人。
婿,将作监主簿朱得象、长社县谢愔、谷城县王士彦宣义郎通判施州燕若材。
孙男四:曰佾、曰偓,并承奉郎
曰倚、承务郎
曰俶,尚幼。
孙女八人,三适人,婿曰蕲县张道、承奉郎仲衍宜芳县韩奕贤;
五幼。
曾孙二人:曰计、曰评。
惟公言行操履见于行事者,盖略得其大要,顾鄙言未足以发其蕴微。
窃伏读某日赠制曰:「事上见不欺之诚,治民多可纪之绩」。
此可以见公之忠诚,著于朝廷矣。
又读考功谥诰曰:「内外以爱物利民为心,平生无怨仇不足之人」。
此又可以见公之行义,信于士大夫矣。
若是则不朽之大名大迹,皦然自显,不待刊之金石乃见其美实。
然则墓之有碑,由来远矣。
姑䌷次其所见闻者,以塞孝嗣之请。
铭曰:
赫赫炎宋,明明神宗
绍仁遐武,继英列功。
朱邸初开,皇僚妙选。
孰主画诺,孙公康简
康简之进,司徒所知。
擢于远仕,寘彼通闺。
始信其言,再试之吏。
绩著王家,明称国器。
公自幼龄,嶷然大成。
传西学,名动留京。
初仕州县,不污卑贱。
茍利于民,瘵剿匪倦。
其在省台,知无不为。
及迁御史,力以亲辞。
右东朝,导扬三善。
书斥刑名,经崇训典。
乾龙天飞,风云会时。
光华禁序,启纳忠规。
入辅出藩,在远如迩。
陈戒佳兵,深明治体。
元丰末命,二圣临朝。
召彼故老,服在大僚。
考工典选,议役修令。
新书旧章,自我而定。
凡公所言,邦本为先。
罢租两市,息警三边。
人谋近计,我图长利
议虽屡格,事迹遄济。
先帝知公,悉公匪躬。
公既感遇,亦惟终。
虽极九迁,不登三事。
上思遗直,宠加赙襚。
颍川公乡,襄城公藏。
三世之墓,茔阙相望。
坎堂有铭,延道有表。
岸谷或迁,令名不朽(《苏魏公文集》卷五三。)
二年:原误作「元年」,据库本及下文改。
下文云卒于元祐元年之「明年」。
长安郡太君高氏墓志铭元丰八年十一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二、《苏魏公文集》卷六二
林太守朝请郎陈君,将以元丰八年十一月甲子葬其先太夫人长安郡太君高氏于润州丹徒县白菟山之某原,前期琢石,以属其甥苏某为铭,且志其卜迁之所由云。
惟陈氏世居泉南,殁则葬其邑,君昆弟,少仕宦,奉夫人居江淮者三十年,不复南归。
既而遭丧,家吴中,后议襄事,卜者丹徒土厚水深,宅圹于兹,吉莫大焉。
于是迁其柩而安厝之。
君子以谓得礼之宜也。
夫人之先,颍州长社人,父讳守成,以材力显于时。
与故东上閤门使张昭易同给事晋邸,太宗纂极,擢东头供奉官
方见宠用,不幸早卒,诏恤其家。
事故昏姻,多通贵戚。
夫人生而警慧,柔闲谦重,出于天质,非姆训之所及。
见者皆奇之,为之择名配,久无可者。
于时内阁颍川公初擢进士第,调岚州军事推官,以二尊高年,思得淑人以佐膳饔。
闻夫人在家之贤,因以礼请,遂合姓焉。
颍川公孝友清白,为朝廷伟人。
而夫人恭静和顺,能成君子之志。
奉上率下,举动有法,周其族人,曲尽情礼,无不得其欢心者。
舅姑则曰顺妇也,侄娣则曰贤姒也,六亲则曰仁姑也。
有家七十年,中外无一间言。
前志所称贤明、辨通、节义者,夫人皆有焉。
颍川公讳某,终龙图阁直学士左谏议大夫,开国本望,累赠某官。
三男:伯曰绍孙,太子中舍通判处州
仲曰继孙国子博士,并卒。
季曰维孙,即朝请君也。
三女:长归于我先人翰林侍读学士河阳府君,实生小子某等,以夫、子官封河南郡太君
次适故鄂州节度推官苏玠;
幼适国子博士郑几。
夫人享年八十九,见其中外孙数十人,康宁贵寿,考终官舍,岂非宽仁厚德福报之所及耶?
铭曰:
元圣有言,曰仁者寿
夫人之贤,天锡之祐。
宽裕惟德,肃雍乃仪。
曰妇而顺,曰母而慈。
积是庆善,宜其家室。
既享永年,亦保终吉。
泉山故茔。
曲阿新丘。
土壤虽隔,魂气同游。
卜人曰食,来裔之利。
识以斯铭,世世无敝。